您现在的位置: 枸骨叶 > 枸骨叶种植 > 正文 > 正文

西行漫记环青海湖小骑士陈朱昊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2 12:33:02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诚然,每个人眼里的青海湖又不尽相同一个喜欢-年的苏联的少年一个有个性有棱角的眼光犀利有信仰的骑士出发第一天开始每晚写一篇长长的游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以细腻的笔触、措辞精准的描述记录下他全方面感知的骑行沿途见闻让我们跟随他的视野一起窥探大西北

一、青海初记

这里的土地被一个个山丘割据,都不是很高,重重叠叠,相互掩映,目光难以如水一样在它们间回转蜿蜒,我无时不被山丘包围,但又无时不感到周围的空旷。若能到它们中较高的一个顶上,我想一定可以将整个西宁收入眼底。

土是一种越发让人觉得发灰的卡其色,在草与低矮的灌木的绿色中隐显。在山脚丰茂的树木,到了山上就只稀稀拉拉的了,山脊有的很圆润,有的却像斧刃一般,让人想起冰川的刃脊,树叶有的是针叶,也有阔叶的,阔叶有些有棱有角,有的长满了刺边,南方那种随处可见的光滑的阔叶变的少了。路边常看见一种枝条向上扬的针叶树木,全然没有桉树的样子,体现出一种优雅。

公路在山丘间穿梭,不久就就绵过了城市,这里和广东几乎没什么两样,三四层的房子参差地将鹤立的小区楼包围,各色的招牌攀着楼房,路上各色的车辆奔驰不息,只是要比广东稀疏不少,唯一给我的异处,也不过就是人少些,且万物似乎都有些灰蒙,仿佛我所见的世界都被包在了照片的胶皮里。

市场经济潮汐宛若季风,这傲立世界的空境也遭受波及,但毕竟这里是高原啊,离了城市,渐渐便闻到了一丝上个世纪的气息,向外一望,一股清流从我眼下划过,两岸大约是一米来高的白墙,低矮的房子,红旗在他们之上飘过,祖国的旗帜立在最高处,望着渐渐西落的太阳与光所眷恋的土地与人民,就像一株白杨,或者山楂树,对着一切有着坚守一生的爱。这里没有争奇斗艳的广告,只有墙上仍旧炽红的标语和口号,以及山腰上红底金字的宣传板,到了晚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赤字,在天地茫茫的黑暗中辐射出赤光。夜已至,当宙界跌入这一股浓重的乌漆,唯有它,仍将白日的光照与炽热高举,企图将这一切送达光所不及的地方,它拼尽了全力,尽管在暮色里微弱尘埃,仍旧保持着自己最本质的色彩。

一句话,不论在何处,我全然感受不到原本映像中的荒芜与冷清,在这里,有的是生机,我的心有些许沉甸,我知道,这里里它一直向我呼唤的,动荡的远方,又近了一点。

--年7月19日写于车中

二、海西体验

看来是我见识短浅了,我原以为的原子城——首颗中国原子弹爆炸地竟然在这——青海海西。

很是空旷,仿佛主在创造这里时只用了土与草籽,仅仅只有在靠近城的地方才有较多的植物。薰衣草尤其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大有,就比如一种阔叶、黄花且花犹如铃铛下垂的植株,还有自下而上有一层层叶片且渐变颜色的草。

当地其实是回族多,早上的面便是在一个回族人的店里吃的,吃时将当地的馍放进面里,等它泡发再和面一起吃下,味道极好,面条、面汤都有很浓厚的牛肉味,馍相比我们的馒头要更黏些,软软糯糯,有一股面粉和奶的清香。

早晚的温差大的惊人,有20多度,早上我还穿三件,没多久就把外面两件脱了下来。太阳照射的时间相当长,现在9九点了天仍未完全暗下,而在早上太阳又极早地出来,这里大气透明度确实很高,太阳光几乎没有削减,若站在太阳底下,不一会儿就会感到炎热,伸手一摸旁边的石墙,却冰得像从北冰洋里刚捞上来。

对了,我破戒了,在接哈达时还得接青稞酒喝,成人得饮三杯,我还好,只要一杯就行了。杯子很小,还没有大拇指大,小小一杯,一饮而尽,劲却大得很,嘴里倾刻被辣味占据,青稞的气味从喉中窜上,充斥了口腔与鼻腔,咽下去还算不错,一团火直从胃烧向全身,是自内向外的,但不同于热水的感觉,难以描述,但确实还算舒服。

--年7月20日写于宾馆

三、骑行出发

环青海湖骑行正式出发,路的两侧是无穷的草原,向开拓的地方望去是山重重叠叠。有着自草绿到天蓝的渐变,最远处的便是完全与天空融合,只有一条直线的绸带做分界。

很是单调,就像我所说的,主创造这里时只用了土与草籽,但实际上靠近了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多彩的影子——花,开得极小,色彩却繁多,蓝的黄的,红的紫的,它们一直都在,只隐匿在视野之外罢了。偶尔可以看见人类的痕迹——石墙,也只有石墙,不是断续,而是孤独的一小段,卡其色的砖凹凸不平,和草原之上裸露的土地几乎同色,若不去辨认一下,仔细分辨它的棱角,根本不可能发现。

觉得风越发大,越发多,越发凉爽,应该是离青海湖不远了,天空与山峦间流出新的色彩,是沙丘,从蓝与绿的边界钻出,但我们爬上最后的坡时,我们才将这一切完全收入。

沙丘。

沙丘出现了,仿佛就是山重新被上了颜色,在山丘的间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湖了,那是比天空更深一层的蓝色。

沙是十分细的,上面零星生长着草与灌木,叶片没有草原上的宽,颜色也较深,树是再见不到的了。其实也不全然能这么说,沙漠中密密麻麻插了很多树枝,有的上面长出了新叶,而那少部分长出新叶的将会长成新的树,这一百枝树枝,若有一枝长成树,那这千千万万枝树枝,就是百颗树了。听起来很少,但对于这里也算足够了,有树就有水,有了水,沉睡在沙下的土壤会再次苏醒,沙丘将不再扩张,甚至将会消失,而这一切的功劳,都属于一群最底层的人民。

而再看看,他们为我们做了这一切,而那群受益者却毫不怜惜,理所当然般地破坏了这一切,当青海湖治沙的故事登上新闻,我想一定会受到全社会的赞赏,而这群人中,又一定是有人在他们治沙的时候,在看到他们劳动奋斗时不以为然的,并在放下手机与键盘后,又会理所当然的破坏他们的成果……但愿是我想多了。

一面镶着云的镜子,正照着青海湖。湖边的风很大很舒服,它的四周是极广的草原,分别从天空与地面包围了它,尤其是云,在它的上空画出了它的轮廓,就像镜子的镶边一样。

一望天边,它的尽头与天空相隙,尽显空灵与明澄,我看着它,想起那些人所说的“生活毫无意义,一眼便可以望见死亡”。而在这里我什么也看不见,只有连接着前方与背后的,终融入苍穹的长岸。

脱离了沙丘,便又是望不到边的草原。只不过土壤仍是沙质的,粒径十分明显的大于沙丘,在草原上随处可见一车大的坑洞,我猜测那是时令性湖泊,草是扎着堆生长的,一丛又一丛,还有一些别的杂草,多为硬叶,有些叶卷。

随着我们的前进,山脉渐渐从天空浮出,是非常浅的黑青色,山脚下是被金黄分割的一个个矩形青海湖,又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云很多,而又是边界层次分明的,可以说十分可爱了。青海湖畔是一滩沙滩,人们再次聚集做着和海滨没什么两样的事,孩子们将头探出去车外,青年们骑马漫步湖畔,他们无不表露出对青海湖的喜爱,是啊,如果我们真的学会热爱生活,又怎会沉迷于电子产品,与其说是青海湖将人们从虚拟的世界解放,倒不如说,是他们凭自己也不得不凭自己,发现了这个时代没有直接给他们的咫尺内的世界。手机也好,电脑也好,他们最大的作用,不过是给一切的教育失败找了一个背锅的。

劳累了一天,86公里已经骑完,明日我们将直指茶卡盐湖。

--年7月23日

四、茶卡映象

初到茶卡,这里的景色着实超出我的想象,在进湖前,我原以为这里会像别的地方一样,人山人海甚至更多,因为这里是被评为一生必要去55个地方之一的,名气大了,人多了,原有的美也会被冲散,但让我惊奇的是湖内人密度并不大,行走在盐晶堆积的路上,并不感到拥挤。

在这条路的一侧,是一片无际的,洁净的盐底,而上面覆着一层轻薄、空灵的盐水,盐晶铺成的小路将它贯彻,每走一步它都为你脚下沙响,云将这片盐湖包裹,而它在云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使无边的灰白中流出一汪天蓝。湖的颜色,随不同区域盐的浓度变化,白色抱着碧蓝,而碧蓝衬着更为明亮的白,湖中的盐堆出了水面,在太阳的明耀下,宛若一袭白雪。

远处的山久久地立着,笼罩在高原特有的清白纱幕,光从云的缝中挣出,支起连接天地的光柱。我们仿若置身于一个水晶制的宫殿,它的高墙将光折出千万道,一切都显得如此圣洁,因为我们正立于天堂的镜像中。

可当我们回过头来,道路的另一侧却是那么的毫无生机,发红的盐上没有水层,只有一台台惹眼的机器,不时还会闻到些难闻的气味。光不再眷恋于此,山脉的足跟也不愿稍微闯入,这是工业采盐的地方,是工业将这天空的镜子打破了。

很可惜很怅然,但我们不可能有一句怨言,产来的盐是给我们的,我们怎能离开它,是我们亲手将它打破,但我们若不这么做,我们将不可能站在这里欣赏这样壮丽的景色,当我们站在这路的正中央,就会不由叹息,而在我们的生命中,站在这路中央的时候难道还少吗?我的右手边是无穷的理想,而我的左手边却是可望的现实,我们不可能完全将左边回避,那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又难以将右侧埋葬,但这又是可能的,我在这儿来回辗转,望见一侧的尽头是平坦但荒芜的沙漠,另一侧的尽头却是高峻而苍翠的群峰。

--年7月24日

五、环湖骑行最后的冲刺

我吐了!

60公里+7公里无间断上坡+全程下雨+m海拔+自行车爆胎+超低温度+全身湿透!

下次再来青海我要开bt7!

(行程太累,已无力吐槽)

--年7月25日骑行结束后的咆哮

陈朱昊同学摄影作品展

盐工礼堂

青海湖

盐湖风光

水波粼粼

水天一色

盐湖风云

油菜花田与经幡

盐湖小火车轨道

少年强,则中国强天的空是地的宽阔胸膛生命会有看不到边际的光希望通过这次骑行能在小小少年祖国花朵们的心里种下拼搏、奋进的种子

跃途客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uguye.com/ggyzz/740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枸骨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