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快近春节的时候,我采药沿着河边公路走,看到一棵大树上结了不少手指头大小的红果,心想,也许可以吃呢,于是停车下来摘了几个,原则上,不认识的野果我很少尝的,虽然我即使不认识,也大概知道有没有毒,但还是安全第一。
现在要认识陌生的植物已经很方便了,手机上很多各种识别植物的软件可以用,于是,掏出手机,识别出这是大叶刺篱木的果,资料上说果可制果酱和蜜饯。这就可以放心吃了,只是树太高,又长在河边陡峭的地方,摘不到几个,尝了两个,味酸甜、微涩,还算可口,留了几个放袋子里带给伙伴们尝。
大叶刺篱木别名还有山桩、牛牙果、罗庚梅、罗庚果等,酸涩的草药多有收敛止泻之功,故民间常用于腹泻,痢疾的治疗,尚主头痛,肺部感染,腹泻,痢疾,胃溃疡,腹部绞痛,眼疾,月经不调,痛经,皮肤瘙痒,贫血等。
解毒药--大叶刺篱木
大叶刺篱木FlacourtiarukamZoll.Moritzi.杨柳科刺篱木属。
乔木,高5-15(-2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圆柱形,幼时被柔毛,叶近革质,卵状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先端渐尖至急尖,边缘有钝齿,中脉在上面凹,侧脉5-7(-10-12)对,花小,黄绿色;总状花序腋生,浆果球形到扁球形或卵球形,亮绿色至桃红色或为紫绿色到深红色,果肉带白色,花期4-5月,果期6-10月。
生于海拔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
产云南、台湾(兰屿)、广西、广东、海南。
拍摄地点:昭平